当前位置: 首页 > 新校区 > 正文

太原科技大学新老校区总体规划说明(2021版)

【来源:太原科技大学新老校区总体规划说明(2021版) | 发布日期:2021-04-29 】

太原科技大学新老校区校园规划建设用地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部的万柏林区内,新老校区规划建设用地分别位于西中环快速路(原窊流路)的东西两侧。新校区及老校区南侧用地被规划中的漪汾街东西向穿过。新校区中部则被倒渣东路南北向穿过。

一、规划原则

整体化

着眼装备制造业高级应用人才培养基地,校园建设与城市发展相互支撑,形成互动;新老校区紧密联系,形成整体;新校区各功能组团相互依托,形成对话。

特色化

传承太原科技大学文化积淀,突显装备制造业特色,弘扬校园文化精神,展现地域文化特征,打造个性鲜明的大学校园。

现代化

顺应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满足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时代要求,建构体现现代教育管理模式、现代文化校园模式的数字校园。

共享化

顺应高校校园开放型、外向型趋势,强调信息交换和流通,注重学科之间、师生之间的联系和交融,实现校内外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多样化

坚持知性与创新相结合的建设理念,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于一体,体现中西融合、文理兼修、古今贯通的胸襟和本质,展现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多样化特征。

人性化

以人为本,人与环境和谐共处,创造适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的高品质、人性化、安全便捷的校园环境,并为师生提供便于工作、学习、交流、休闲、运动的校园空间。

园林化

营造别具特色的园林式校园环境,强调生态多样性和植被地方性,构建建筑与园林相融的绿色学府,使之利于提高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情操,达到环境育人的作用。

生态化

充分考虑节能、智能与可持续发展,校园运营上考虑绿色减排,能源使用上考虑节能环保,管理手段上考虑智能数字,强化低碳理念,实现校园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目标:

1.新老共生校园:

新老校园有机衔接,合理进行学科布局,突出历史科大、特色科大、现代科大三大主题模块,既达成功能互补,又体现整体效应,展现学校多远融合、兼容并蓄的气质。

2.交流共享校园

学术共享,促进学科集群发展;院落空间,构建多层次社交场所。

3.特色人本校园

注重校园文化精神的传承和延续,强化装备制造学科的个性特色,创造厚重大气的整体建筑风貌与独具魅力的形象气质。以人为本,塑造人性化空间尺度。

4.绿色生态校园

基于多元和谐理念,有机组合校园内绿地、水系、广场、庭院、步道等充满情趣的开放空间,形成不同级别、不同规模、不同形式、不同围合度、层次丰富的外部空间体系。

5.可持续发展校园

节能环保,建设低碳的生态型校园;精明增长,保证学校可持续的自然发展。

三、规划结构与布局

1.规划结构

(1)两大片——两校区总体“簇群”式布局:

“两大片”即以西中环快速路(原窊流路)为界划分的老校区与新校区。

规划在总体布局上采用“簇群”式布局方式,利用西中环快速路分隔成新老两块校区,各自校区都具有教学,生活,体育等功能,校方在学科集群建设方面也做了很好的分区规划。

老校区位于西中环快速路(原窊流路)以东,老校区拟安排研究生教育和装备制造业特色学科共5个学院,学生总数8000人。

新校区位于西中环快速路(原窊流路)以西,拟安排基础学科本科教育和核心学科、新兴学科近10个学院,学生总数15000人。

“七小块”即本项目用地被城市规划道路划分为7小块用地,具体如下:

老校区被东西向规划道路、规划中的漪汾街分隔为三个地块,新校区被东西向规划中的漪汾街、南北向规划中的倒渣东路分隔为四个地块。

(2)一整体——新校区“功能集中”式布局:

太原科技大学新校区用地由四块自然用地组成,同时又被漪汾街、倒渣东路十字交叉穿越分为四块。道路红线与用地红线没有关联,规划用地面积十分紧张。考虑到科大学科建设长期弹性发展的可能。现阶段,科大的教学科研既涵盖特色核心学科,又有新兴学科,其教学科研规模一直在持续发展变化,这也导致了每个学院、学科的学生数也在不断变化。为使学校在未来发展中具有灵活性和变通性,为利于学校弹性发展,在新老校区的规划布局上采用了经典的传统模式——“功能集中”式布局,即将教学区、行政办公区、生活区、体育运动区这四大区集中布局。

为解决“学生穿越规划市政道路”的问题,在正常设置人行横道线的基础上,计划未来在市政道路设计修建时,向市政府等相关部门申请,于漪汾街南北地块校园人流较为密集的场所附近设置地下通道口部,在地下规划设置穿越漪汾街的地下通道;在学生食堂I与公共教学楼之间架设过街人行天桥,以分散地下通道的人流。该天桥在漪汾街道路两侧有楼梯可直接从室外进入,也可以直达公共教学楼和学生食堂内部,有效的解决了学生横穿漪汾街的问题。

考虑到倒渣东路在南端西山支线铁路处截止,是一条尽端路,因此,在新校区中部车流较少,考虑在未来建设中与交通部门协商,于东西四个两两相对的车行次入口附近设置红绿灯及人行横道线。作为东西两个组团的主要人行交通联系方式。

(3) 四纵轴:

四条南北向景观轴,平行布置。最东侧为老校区景观轴,从南向北串联老校区图书馆、行政综合楼、教学实验综合楼、科大历史纪念园等标志性建筑及空间。

由东向西第二条景观轴为新校区线材厂地块景观轴,由北向南以新校区图书馆为起点,竖条形广场连接,大广场运动场地为终点、与周边学院楼串联为一个整体,使南北两个地块联系起来。

由东向西第三条景观轴为倒渣东路沿线休憩广场,成为新校区中间的重要休闲绿带。

最西侧的轴线为南社地块景观轴,以一条南北向景观轴贯穿整个用地,一条联系南北的校内车行主干道设置其中,两侧分别设有步行道,由北至南依次设置各主要建筑及场地:公共教学楼、后勤用房、体育场、食堂、风雨操场等主入口广场,用这一条轴把整个用地的功能串联起来。同时在各主入口广场之间,间隔布置绿化景观,又使其成为一条生态绿轴,辐射整个地块。

(4) 双核:

即位于新老校区核心位置的两个公共资源共享区:

老校区的公共资源共享区南北向布局,由图书馆、行政综合楼、教学实验综合楼以及系列广场和绿地组成,形成层次丰富的空间序列。

新校区的公共资源共享区主要包括师生使用频率最高的图书馆、专业教学楼的基础学科实验楼、实践教学楼等公共性建筑,位于两条东西向联系轴之间,与周边功能区联系便捷。未来漪汾街建成后,公共资源区将成为道路沿线展现新校区形象的标志性建筑群。

2.功能布局:

(1)教学区

——图书馆及图书馆:

老校区图书馆位于南北空间轴线南端,予以保留。

新校区图书馆设置图书馆、网络信息中心、学术交流中心等综合功能,安排在东西向步行轴线与南北向空间轴线交汇点,位居整个新校区的核心部位。图书馆作为学校标志性建筑之一,总高10层,整体呈方形形态,周边围合绿化广场,其形象与装备制造业稳重、大气的气质吻合。

——公共教学楼群

老校区以16层的教学实验综合楼为主要的公共教学场所,保留11号教学楼和18号教学楼,同时在中心广场东侧新建L型教学实验楼,满足老校区公共教学要求。

新校区的公共教学楼位于漪汾街以北地块,形成围合式组团,围合出有利于交流共享的庭院空间。

——实验实训中心

老校区基础实验安排在16层的教学实验综合楼,并在其东侧新建实验楼以满足基础实验的要求。

新校区的实验实训中心是图书馆东北侧的实践教学楼。同时,各专业实验实训基地与各专业学院教学楼组合设置。

——专业学院与专业实验室:

本设计在新校区安排了应用科学学院、电子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外语学院、环境与安全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法学院、外语学院、艺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部等学院。规划首先根据学科的相似性,将相关或相近的专业学院组合为4个群落。每个学科组团均采用围合式建筑布局,并混合设置教学、实验、研究等综合功能,形成“教实结合、产学研一体化”的学术共享功能区。

(2)行政办公区:

老校区的校级别办公设置于行政综合楼,其西侧的礼堂也予以保留。老校区校门北侧新建学校档案研究中心,形成这个老校区行政办公区。

(3)生活区:

——学生公寓及生活服务设施

老校区保留校内8号、10号学生公寓,并在老校区东南角、主环路外侧加建L型13层学生公寓楼。在老校区东面的外环路西侧,南北各建一个食堂。另在新建L型13层学生公寓楼东侧,增设学生活动中心,内含浴室。

新校区学生公寓集中在南社南地块即新校区西南地块,与两个食堂形成新校区学生生活区。

新老校区的新建食堂均考虑节能环保要求,设置太阳能系统和中水处理系统。

(4)体育运动区:

——体育馆与风雨操场

老校区体育场地块的现状体育馆予以保留。

为避免重复建设,新校区不在另设体育馆,而是将风雨操场与浴室锅炉房相结合,作为学生休闲生活的一部分,设置于新校区西南侧学生生活区内。

——室外运动场

老校区体育场地块的400米田径场及篮排球、网球场均予以保留。

新校区在窊流地块设置篮排球场,同时在南社地块西北侧沿街,配备400米标准田径场,与其南侧风雨操场结合,便于生活区的学生就近使用。

——后勤服务用房

后勤服务主要包括:收发室、门卫、配电房、仓库、锅炉房、维修、车库、水泵、消防水池、调压站、热力站等附属用房。

我们在新校区南社地块北侧,公共教学楼北面,设置后勤用房,主要用于事务办理及后勤办公。其余附属用房则在校区内分散布置。

四、绿化景观设计

1.景观体系

设计强调“景观生态网络”的建构。整体绿化结构以生态“绿色轴线”为核心。通过贯穿南北的绿化走廊向四周渗透与延伸,形成网络状绿化体系。充分考虑到太原的气候特点,通过点、线、面结合的绿化体系,选用常绿、针叶乔木和灌木、花草,以营造自然、清新宜人的校园环境。

(1)核心景观带:

新校区核心景观带位于新校区中部,沿图书馆到活动广场,南北向展开。

老校区核心景观带位于老校区中部,由北向南沿一系列广场及主要建筑,最后穿过历史科大纪念园,止于体育广场。

(2)沿街绿带:

沿街绿带位于位于市政道路侧校园沿街,并与核心景观带共同组成完整的绿地系统。沿街绿带不但是城市与校园之间的绿色缓冲区,同时容纳步行交通、休闲观景、交流共享等多重活动,场景丰富,充满活力。

(3)院落绿地

校园内各个功能组团通过建筑围合或半围合,形成组团级的办公共办私密院落绿地。院落绿地作为师生最佳的共享交流空间,重点强调场所感与归属感,注重室内外空间的穿插与灰空间的构建,并力求创造恬静精致的氛围。

2.景观轴线——“四纵”:

四条南北向景观轴,平行布置。最东侧为老校区景观轴,从南向北串联老校区图书馆、行政综合楼、教学实验综合楼、科大历史纪念园等标志性建筑及空间。

由东向西第二条景观轴为新校区线材厂地块景观轴,由北向南以新校区图书馆为起点,竖条形广场连接,大广场运动场地为终点、与周边学院楼串联为一个整体,使南北两个地块联系起来。

由东向西第三条景观轴为倒渣东路沿线休憩广场,成为新校区中间的重要休闲绿带。

最西侧的轴线为南社地块景观轴,以一条南北向景观轴贯穿整个用地,一条联系南北的校内车行主干道设置其中,两侧分别设有步行道,由北至南依次设置各主要建筑及场地:公共教学楼、后勤用房、体育场、食堂、风雨操场等主入口广场,用这一条轴把整个用地的功能串联起来。同时在各主入口广场之间,间隔布置绿化景观,又使其成为一条生态绿轴,辐射整个地块。

3.绿化设计

规划建设中遵循地带性原理及适地适树原则,充分利用优良乡土树种,并引用取得成功的外来优良树种,特别是彩色树种的规模化引种与选用,选择稳定性好,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树种,以丰富与稳定多样化的森林群落和形成特色化丛林风景。

(1)尊重现状

根据绿地范围内的土壤和区域功能特征,合理确定结构和分区,将人工生态景观与原生生态景观有机结合,并按照林木种植、生长、养护管理所需要的条件,对现状进行适当的地形整理。

(2)适地适树

树种规划上,选择能够适应当地生态条件地树木,以乡土树种为主,兼顾多样性的需要,种植能够适应本地生长条件的外来植物,以彩色植被为主。这样既能有利保证树木良好的生长态势,也能最大程度的减少树木养护的成本。

(3)功能优化

综合考虑绿地的生态功能、文化功能、游憩功能,科学合理的进行景观功能分区和植物群落规划设计,既能充分展示现代人的生态理念和自然生态观,也有利于后期的经营管理维护。

(4)景观多样

在功能分区、结构布局、生境类型、群落组合等方面塑造多样化的景观空间,规划设计以人为本,方便舒适,做到“林园相映,林水相依、林路相联”体现自然特色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意境。

五、建筑布局与形态

1、总体建筑形态与风格

采用了新老对比共生的设计手法,在老校区规划中注重历史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将老校区的各个时期的历史建筑作为重要地标建筑节点加以烘托,又设置了历史科大纪念园等具有纪念意义的空间节点。在新校区规划中,主要以现代建筑为主,在建筑形态和立面意向上,注重厚实、稳重、有力、工业化的风格,以突出科大以“重大技术装备”领域学科为特色的特点,并且与科大“负重奋进,笃行求实”的校训所表达的意蕴相吻合。

2、建筑空间组合

在空间组织上强调学科的交叉和发展,采用院落式布局。建筑间的庭院、平台、连廊为师生提供了多层次交往空间。

教学楼组群相对集中,能在同一建筑群内实现多种教学活动以及师生的日常交流。建筑主体平面呈南北向布置,南向布置教室,北向布置各类附属用房,形成具有半开放式的交流空间。校园主要建筑群具有类似的空间单元特征,形成自身的显著特征。大部分的建筑控制在五、六层高,使之充分满足教学活动的特点并有利于增强人们户外活动的频率。

建筑群体呼应场地,学生宿舍南北向布置,整齐统一,在立面处理上,力求简洁大方,营造一个温馨的生活氛围。

图书馆作为新校区的标志性建筑,现代、简约,建筑极具雕塑感和整体感。

3、建筑色彩和细节

建筑设计追求现代简约、开放灵活,色调以砖红色为主,结合白色灰色的穿插体量所形成富于雕塑感的建筑,通过面砖和玻璃组成富有质感变化的墙体,创造出独具特色、富于现代感和人文气息的建筑群体,犹如乐谱上跳动的音符,活泼而富有旋律,灵活而充满畅想。

建筑细节应是含蓄内敛、古朴淡雅、愈久弥新。因此,在选材上采用砖红色毛面面砖、素钢与玻璃,使其成为校园历史永恒的见证。

4、有文化特点的建筑空间——围合式院落

校园是满载难忘岁月的载体,用现代的手法演绎传统的校园空间,体现了校园的文化氛围。新校区建筑空间延续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布局精髓,各建筑组群均以围合或半围合手法形成开放的建筑院落;使各个建筑空间具有强烈的归属感与领域感----即“场所”精神。

六、规划设计指标

科大新老校区总建筑密度21%,总容积率1.01,绿化率34.03%,机动车停车位900多个,非机动车停车位11000多个。